外观
认识TYPE-C接口
随着USB技术的发展,以及手机、电脑充电器接口的转变,目前市面上主流的通信 供电接口,都采用USB-Typec接口。接口虽然相同,但是不同器件所发挥的功能却不完全一样,目前主流的USB-Typec接口有USB-Typec供电接口(有供电、无通信功能、2Pin/6Pin)、USB-Typec2.0接口(有供电,具有USB2.0传输线,16Pin,)、USB-TypeC3.0接口(有供电,具有USB2.0、USB3.0传输线,24Pin)
以往的USB-Typec接口仅能支持5V供电,目前在usb2.0接口及以上,随着usb通信协议的发展以及各类充电头模块内部快充协议的广泛集成,目前USB-Typec可以根据充电头的协议自由输出电压,最常用的是PD协议(支持5V、9V、12V、20V)电压输出,QC协议(5V、9V、12、20V)电压输出。这使得USB-Typec接口能够支持大功率输出,充电速度相比于其他接口(mirco-usb、mini-usb等)有了大幅度提升。
下面依次给大家介绍USB-Typec接口的组成,帮助大家在实际使用时能够选择最优的解决方案。
USB-Typec供电接口(2P)
这种类型接口是对焊接的一种妥协,整体仅有两个引脚(电源正极、负极)配合四周的固定引脚组成。常用在一些成本敏感的消费电子产品上,这样可以供电方便,对于刚接触焊接的同学来说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,不过需要注意的是,该接口的正负极方向不同的厂商可能会有所区别,大家在购买后一定要测试正负极再焊接,否则容易反接短路,并且由于没有cc引脚,部分数据线(C to C)是识别不出来无法供电的。
实物图 | 原理&封装图 |
---|---|
![]() | ![]() |
USB-Typec供电接口(6P)
最常见的供电USB-Typec接口,整体由6个引脚(电源正负极、CC引脚组成)配合四周的固定引脚组成,考虑到Typec的正反插功能,上下做了对称结构,并且2组电源正极、负极也给载流能力做了大的提升,常用在需要大电流5V的场合,6个引脚焊接也较为方便。
实物图 | 原理&封装图 |
---|---|
![]() | ![]() |
USB-Typec供电接口(16P)
最常用的USB-Typec接口,整体由16个引脚(电源正负极、usb2.0传输线、CC引脚、SBU引脚组成)配合四周的固定引脚组成,考虑到Typec的正反插功能,上下做了对称结构,并且2组电源正极、负极也给载流能力做了较大大的提升,相比于6P,16pin接口多了USB2.0传输引脚(USB_DP、USB_DM),这使得接口可以支持USB2.0数据传输,也可以匹配不同的供电协议,常用于各类电子开发板、手机、电脑等进行供电和信息传输。16Pin的接口,引脚增加了不少,但是为了兼容typec接口的尺寸,只能够缩小信号引脚的间距与宽度,这使得焊接变得复杂,需要一定的焊接技术。
实物图 | 原理&封装图 |
---|---|
![]() | ![]() |
USB-Typec供电接口(24P)
最常用的USB-Typec接口,整体由24个引脚(电源正负极、usb2.0、3.0传输线、CC引脚、SBU引脚组成)配合四周的固定引脚组成,考虑到Typec的正反插功能,做了对称结构,由于USB-Typec接口的尺寸限制,一排焊盘无法满足需求,此时是使用两排焊盘来进行引出,常见的有前插后贴型以及前后都贴型;USB3.0接口向下兼容,这使得它不仅有3.0传输线(USBRX、USBTX),也具有2.0传输线(USB_DM/DP),常用于需要高速传输时,比如usb3.0集线器、usb3.0转hdmi等;在使用时需要注意,3.0传输线的rx、tx不是对称相同的引脚,而是独立的2组高速差分线,2.0即可是独立的,这意味着你可以既使用2.0传输也可以是3.0传输,根据主机而定。不过目前由于焊接困难、成本较高、使用场景较少等原因,还没有成为主流。
实物图 | 原理&封装图 |
---|---|
![]() | ![]() |
![]() | ![](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