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观
晶振电路设计
1 晶振概述
晶振(Crystal Oscillator)是指石英晶体谐振器和振荡器的统称,是利用石英晶体的压电效应来产生稳定频率的电子元件。晶振的主要功能是提供稳定的频率信号,常用于电路中的时钟模块,为系统提供基本的时钟信号。通常一个系统共用一个晶振,便于各部分保持同步。没有晶振,系统将无法正常稳定运行。晶振通常与锁相环电路配合使用,以提供系统所需的时钟频率。如果不同子系统需要不同频率的时钟信号,可以用与同一个晶振相连的不同锁相环来提供。
晶振通常分为无源晶振和有源晶振两种类型,无源晶振是一种不含内部振荡电路的晶体,利用石英晶体的压电效应在外加电压作用下振动,产生特定频率的信号,一般称之为晶体谐振器(Crystal);而有源晶振是内部自带振荡电路的晶体振荡器,直接供电就能够直接输出稳定的振荡信号,无需依赖外部起振电路来产生信号,一般称之为晶体振荡器(Oscillator)。
特性 | 无源晶振 | 有源晶振 |
---|---|---|
是否有内部振荡电路 | 否 | 是 |
是否需要外部电路 | 是(如起振电路、匹配负载电容) | 否 |
是否需要外部供电 | 否 | 是(如3.3V、5V) |
输出信号 | 需要外部电路,无直接输出 | 直接输出稳定的频率信号 |
启动时间 | 慢 | 快 |
抗干扰能力 | 弱 | 强 |
功耗 | 较低 | 较高 |
成本 | 较低 | 较高 |
应用场景 | 成本敏感需求场景 | 高精度需求场景 |
2 晶振电路介绍
晶振电路是一种用于产生准确稳定时钟信号的电路,晶振两端通常并联连接两个电容,每个电容的另一端再连接到地,将形成一个正弦波振荡电路。
- 微控制器晶振电路
常用于单片机的时钟电路,典型频率为8MHz、12MHz、24MHz等,需要注意晶振的匹配负载电容。
- 低功耗时钟晶振电路
常用于RTC(实时时钟)电路,典型频率为32.768kHz,32768=2^15,32.768KHz的晶振产生的时钟信号经过15次分频后,可以精确地被分频为1Hz,RTC实时电路通常需要以1秒为单位计时,1Hz的信号正好对应1秒钟,非常适合实时时钟用来确定时间和日期。
3 晶振电路设计
3.1 匹配谐振电容
RF:内部反馈电阻。
Inv:内部反相放大器。
X1:晶振。
CL1和CL2:晶振输入输出两端的匹配电容。
Cs:OSC_IN和OSC_OUT引脚间的寄生杂散电容,一般无法抵消,只能减少,每个厂家晶振的这个值也会有所不同,一般取3pF~5pF。
负载电容计算公式:
CL=(CL1*CL2)/(CL1+CL2)+Cs
一般实际使用CL1都会等于CL2,即CL1=CL2。
故:CL=(CL1^2/2CL1)+Cs
得:CL1=2(CL-Cs)
示例:
这里,我们选择一个12MHz频率,SMD3225-4P封装的无源晶振(商品编号:C9002),负载电容为20pF,可以查看晶振的数据手册,找到规格参数,Load Capacitance(负载电容)CL=20PF,计算出负载匹配的谐振电容大小。
在实际设计晶振电路时,匹配谐振电容CL1=CL2=2(CL-Cs),寄生杂散电容Cs≈静态电容C0=3pF。
即CL1=CL2=2(CL-Cs)=2(20pF-3pF)=34pF。这里,计算得到匹配负载电容为34pF,34pF电容不是常用规格,所以我们选用数量更多,更加常用的33pF电容。所设计的晶振电路如下图所示。
3.2 限流电阻
在设计晶振电路,当主控微控制器的反相输出电流过大时,可以在晶振的OSC_OUT引脚端接入一个外部限流电阻RExt,通常取10Ω~100Ω,避免在晶振启动时,高顺态电流引起电路损坏。
3.3 反馈电阻
在设计晶振电路,当发生程序启动很慢或者不运行时,微控制器内部的晶振引脚不一定都有1MΩ的电阻的,若没有,建议可以在晶振并联上一个反馈电阻RF,通常取大于1MΩ阻值的电阻,间接增加反相放大器的负性阻抗,提高增益,使得晶振顺利起振,稳定运行。
4 晶振选型注意事项
在设计晶振电路时,对于晶振选型需要注意:输出频率、频率稳定性和温度范围、输入电压和功率、输出波形、封装尺寸和外形等。无源晶振要关注负载电容和外接电容,有源晶振要关注电压、脚位控制功能等参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