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观
四层板PCB Layout设计规范指导
层叠结构
四层板是四个导电铜箔的印制电路板,通常采用多层压合的方式制造,相比于两层板,它多了两个铜层,可以更好的实现电源分配、信号完整性和EMC性能提升。
堆叠分布
四层板多了两个铜箔层,这使得电源、信号的分配有了更多的可选项,下面列举出四层板常用的堆叠情况:
第一种:(注:核心器件若在底层,则颠倒一下顺序,保证高速信号靠近GND平面)
- 优点:有完整的接地平面、回流路径最短,EMC性能好,阻抗控制简单。
- 缺点:顶层元件较多时高速信号布线困难。
第二种:(注:核心器件若在底层,则颠倒一下顺序,保证高速信号靠近GND平面)
- 优点:有完整的接地平面、回流路径最短,EMC性能好,阻抗控制简单。
- 缺点:电源平面不完整,适用与电源不复杂但是板子很密很紧凑项目。
铜厚分布
注意:多层板内层铜厚通常为0.5oz,且散热不如外层,多数情况下电源和GND层均被分配在内层,此时一定要考虑电流与线宽/铜皮的宽度关系,防止因载流不够导致的使用异常。
特性阻抗
定义
特性阻抗是电磁波在传输线中传播时遇到的阻抗,反映了信号传输的质量和效率,在PCB设计中,控制特性阻抗对确保信号完整性和减少反射非常重要。
计算
理想传输线不消耗功率,电压和电流之间只有相位差,Z0=V/I;实际情况下铜箔有一定直流/交流电阻R(导体损耗),介质有损耗角正切tanδ,等效为电导G(介质损耗);在低频/直流时,jωL很小,公式主要受R和G影响,高频时铜箔电阻R和介质损耗G非常小可以忽略R/G,
防止阻抗突变
在高速PCB设计中,设计重点就是防止特性阻抗突变,核心思路是:保持传输线的电气环境连续和一致,建议遵循以下几点:
保持线宽连续
- 阻抗取决于走线的线宽、介质厚度、铜厚;
- 避免走线突然变窄/变宽,特别是在器件焊盘、过孔附近;
- 如果需要变宽(如BGA扇出),尽量采用过渡渐变,减少不连续。
保证参考平面连续
- 高速信号必须有完整的GND参考平面;
- 避免跨越电源平面分割、GND缺口,否则回流路径突然变长会导致等效阻抗跳变;
- 如果必须要跨分割,增加回流地过孔,为回流提供连续通道。
保持原有阻抗匹配
- 高速信号在芯片、连接器中本身根据连接器特性做好了阻抗匹配,在接入PCB时应该保持一致。
传输线阻抗
在高速信号中,分为单端高速信号,差分高速信号,对应的引出单端传输线阻抗以及差分传输线阻抗,下面对单端、差分阻抗进行介绍:
单端阻抗(Single-Ended Impedance)是指信号线与参考平面(通常是地平面或电源平面)之间的阻抗,适用于单端信号传输。
差分阻抗(Differential Impedance)是指一对差分信号线之间的阻抗,适用于差分信号传输。差分阻抗可分为差模阻抗和共模阻抗,其中差模阻抗用于描述正负差分信号之间的阻抗,而共模阻抗则用于描述这两个信号与地之间的阻抗,常用于高速信号传输(如USB、HDMI、PCIe、以太网等),其中Z是单端阻抗;k是两条差分线之间的耦合系数(通常为0.1~0.3)。
各传输线由于协议标准、电气特性等规范,接口的传输线阻抗也不一样,下面列举出常用的高速信号传输线阻抗。
接口 | 差分阻抗目标 | 单端阻抗目标 | 备注 |
---|---|---|---|
USB2.0 | 90Ω±15% | 45Ω | 低速/全速是单端,480Mbps高速是差分。 |
USB3.x | 90Ω±10% | 5Gbps以上,阻抗稍低,有时会做85Ω | |
HDMI | 100Ω±15% | TMDS差分对 | |
PCIE | 85Ω±15% | 高速Lane信号 | |
网口 | 100Ω±15% | 双绞线物理标准规定 | |
LVDS | 100Ω±10% | 驱动器匹配一般是100Ω | |
射频线 | 50Ω±10% | 无线电发射、射频模块接口、天线馈线 |
阻抗模式选择
在进行阻抗参数计算时,除了单端、差分的区分外,还有共面/不共面的区别。
共面意思是阻抗线与参考平面在同一层或耦合非常密切,此时阻抗线到参考平面的距离会影响特性阻抗,此时一定要保证参考平面的完整,并每隔150~300mil左右进行GND过孔连接,一般是<λ/20 ~λ/10,λ 为信号最高频率对应波长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。
在四层板设计中,如果顶层走了阻抗线,并不意味着顶层就不能铺铜了,通常会将铺铜到阻抗的距离设置为3倍线宽,此时参考平面对阻抗线的影响基本可以忽略。
设计规则
差分对的创建与查看
创建
在嘉立创EDA中,可以选择设计->差分对管理器->左上方加号新增差分对,右侧选择差分对网络。
查看
在嘉立创EDA中,可以选择左侧工程设计面板->网络->差分对网络查看长度与创建好的差分对。
单端/差分对规则设置
单端线宽设置
在嘉立创EDA中,可以选择设计->设计规则-导线规则,设置默认导线线宽最小、最大、默认值,也可以点击右上角加号新增导线规则,自行命名然后分配给所需网络;
差分线宽设置
在嘉立创EDA中,可以选择设计->设计规则->差分对规则,设置差分对线宽、间距、误差值,也可以点击右上角加号新增差分线规则,自行命名然后分配给所需网络,差分对规则仅对差分对有效;
规则设置建议
上述规则通常来源与阻抗计算后的值,设计值不建议小于4mil(大部分板厂工艺都可以满足),否则生产会加大不良率。
规则应用
在设计好规则后,可以选择设计->设计规则->网络规则,选择导线,分配单端规则给对应的导线网络;选择差分对,分配差分对规则给对应的差分对网络,选择应用,此时才算生效。
等长调节
介绍
在高速信号传输中,为保证时序一致,通常会确保同组信号、同差分线信号长度保持在一定误差范围内,否则收发会异常;走线时由于拐角、绕线等因素,正常走线不可能确保满足该误差范围,此时就需要进行等长调节,等长调节通常在最后阶段才处理。
使用
在嘉立创EDA中,可以选择布线->等长调节->鼠标左键选择需要调节的信号,框选进行调节。等长调节通常适用对内等长,比如单端信号等长或差分对信号正网络/负网络调节。 在嘉立创EDA中,可以选择布线->差分对等长调->鼠标左键选择需要调节的信号,框选进行调节。差分对调节适用对间等长,比如两两差分对需要保持同一长度。
设置
在嘉立创EDA中,选择等长调节后,按住键盘Tap键,可设置等长调节参数,包括长度、拐角、约束等信息,这里重点关注约束信息,需要满足一定的规范,否则容易造成信号串扰。
生产文件输出
在高速PCB设计完成后,除去基础的PCB制板文件(Gerber文件)、坐标文件、物料清单文件外,还需要对设计进行总结,提供一份阻抗管控文件,方便交付到板厂进行匹配生产。
通常会列举出一份word文档,包含阻抗值、阻抗线宽/线距、阻抗层、参考层以及阻抗线在PCB上的具体位置图片。
若项目中过孔值、层叠有调整,或有特殊注意事项,还需要将堆叠表、钻孔表一并放置在PCB设计中,方便工程人员查看。在嘉立创EDA中选择放置->堆叠表/钻孔表放置即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