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观
电容的作用与放置
电容的阻抗与“工作频带”
电容的等效阻抗公式:
- 低频:由1/(2πfC) 决定,阻抗随频率升高而下降;
- 谐振频率:当容抗和感抗相等时,阻抗最低;
- 高频:超过谐振点后,ESL主导,电容等效为电感,几乎失去去耦作用。
通常电容能有效抑制的噪声频带在其自谐振频率(SRF)1~2倍范围。
计算自谐振频率点
其中
这里我们采用典型ESL来进行假定,以MLCC-X7R为例(0402~0.2nH、0603~0.8nH、0805~1.2nH):
封装 | 1nF | 10nF | 100nF | 1uF |
---|---|---|---|---|
0402 | 356Mhz | 113Mhz | 35.6Mhz | 11.3Mhz |
0603 | 178Mhz | 56.3Mhz | 17.8Mhz | 5.63Mhz |
0402 | 145Mhz | 45.9Mhz | 14.5Mhz | 4.59Mhz |
通常情况下,会在电源引脚附近并联多档容值或多个不同封装的容值,并优先把最小值的电容放的最近,以覆盖更高的频段。
电容的最小滤波半径
在PCB电路板中,电容+PCB走线/焊盘的寄生电感会形成谐振回路,高频电流只能在较小的范围内回流,因此滤高频的电容(100nF、10nF等)必须放置在芯片电源引脚旁边,否则滤波效果会急剧下降;大容量的电容(10uF、100uF)主要滤除低频,可以离芯片远一点,保证整个电源平面稳定无大波动即可。
最小滤波半径的本质
在PCB中,电容是并联在电源与地之间,它的作用是:
- 当芯片电源引脚需要瞬时电流(高速GPIO翻转时),电流会就近从电容中取电,而不是去电源输入端;
- 去耦电容并不是电源的串联滤波器,而是提供一条低阻抗的旁路通路,如果电容太远,高频电流在电源平面上会传播一段距离,此时等效电感变大,滤波效果基本没有。
电容的滤波作用不是靠先经过电容,而是电容是否在有效的半径内提供最短电流回路。
1. 经验公式
其中:
- R :电容的有效滤波半径
- v :电磁波在 PCB 介质中的传播速度,在 FR-4 中,约15cm/ns
- f :噪声频率(Hz)
2. 计算示例
在 100 MHz 时: